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科技创新是“朝阳产业”腾飞的翅膀


农产品加工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万岁产业”。湖北荆州是农业大市,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富民强市的“大工业”和实施壮腰工程的突破口,推进加工园区建设,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强化科技品牌创新,优化企业服务环境,逐步实现农产品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和品牌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变,让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荆州产业体系的“龙头”,舞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建园区壮龙头

  园区是产业腾飞的平台,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的火车头和龙首,是重要牵引力。我们积极顺应全球农产品加工业向规模化、精深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发挥园区聚集效应和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努力实现加工园区“集群化”、加工企业“规模化”、加工产业“链条化”。

  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荆州按照“一区多园”或“一园多区”发展模式,坚持走空间聚集、产业关联、专业协作、资源共享和服务配套的发展之路,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农产品加工园和大明水产精深加工园均已基本建成,其中监利、洪湖两个农产品加工园分别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园。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牛鼻子”。通过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导企业注资控股、并购重组、品牌整合。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64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52家,其中产值过30亿元企业达到4家。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组织化、专业化、集群化程度。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855家,创建合作社联社20家,家庭农场629个。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巩固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多方共赢。由福娃集团牵头成立的三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网络23个乡镇,优质水稻订单面积达到120万亩。

  兴科技创品牌

  科技含量和品牌提升是产业腾飞的翅膀。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品牌驱动”战略,引导人才、资金、技术向加工园区集聚,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着力培育知名品牌,企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是企业永续的生命线。目前全市73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中,55家建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年投入科研资金2亿元,有67家企业的产品获得ISO9000、HACCP等认证。福娃集团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多所高校院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湖北省稻谷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和福娃集团食品技术研发中心,先后开展籼米米果、功能性发芽糙米、糙米食品深加工等30多个项目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大明水产与10多家高校院所开展技术研发合作,近三年来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计划4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项,获发明专利11项,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

  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和品牌战略,设立品牌奖励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创新创牌,现已拥有福娃、白云边等6个中国驰名商标,福娃牌大米、荆楚牌水稻种子等5个中国名牌产品,笔架鱼肚、洪湖大闸蟹等16个地理标志产品,湖北著名商标和湖北名牌达到76个,有效使用的农业“三品”标志达到473个。

  大招商优服务

  招商力度和服务环境是农产品加工业崛起的重要凭借,是巨龙腾飞不可或缺的“云”和“雨”。坚持一手抓招商,依托加工园区和华中农高区等载体,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一手抓安商,优化发展环境,强化项目建设服务,有力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市、县两级成立招商专班75个,分赴发达地区开展驻点招商、专业招商,先后引进中粮、中纺、中航、富程等央企和国内大型企业。初步统计,2013年全市农业招商引资亿元以上项目49个、总投资218亿元;在建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3个,总投资324亿元,其中5~10亿元项目8个、10亿元以上项目有5个。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重构政务服务体系,再造行政审批流程,所有项目审批和收费标准实行集中公示,“一表制”收费,“一条龙”审批。全面推行“企业秘书制”,对项目落地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引进项目快落地、快投产。组织开展企业高层培训活动,重点培训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提升、企业融资等知识,受到企业负责人高度好评。组织开展银企对接和超企对接活动,举办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博览会和“洪湖清水”螃蟹节,提高了农产品和加工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湖北荆州市委常委 万卫东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